《人民日报》在祝贺杨瀚森加盟NBA的文章中,列举了姚明、王治郅等中国球员的名字,唯独缺少了易建联——这一细节迅速引发关注。作为NBA首轮第6顺位球员,易建联的职业成就本应在列举范围内,而党报的“特殊处理”,被视为撕碎其最后体面的关键动作。
对比文中提到的球员,易建联的选秀顺位(第6顺位)和NBA场均数据均不逊色,甚至优于部分球员。如此刻意的“缺席”显然不是疏忽,而是传递出明确信号:在官媒视角中,易建联的公众形象已因争议事件受到影响,其过往荣誉或已被重新评估。
争议的核心源于2024年10月17日的爆料。网红“京城乔姐”当时放出疑似易建联涉嫌嫖娼的证据,包括相关图片及交易记录截图。尽管当事人从未回应,但赞助商的集体撤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,商业层面的“切割”与官媒的态度形成呼应,凸显事件的复杂性。
当姚明、王治郅等球员的名字出现在官媒报道中,唯独易建联被“忽略”,这一对比足以说明问题。公众人物的社会价值不仅在于职业成就,更在于言行带来的示范效应。如今,官媒的态度或许在提醒:底线失守,再辉煌的履历也难以维系公众信任。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