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《篮球公园》删除易建联专访,《人民日报》在报道中遗漏其名字,官媒的“联手动作”被部分球迷解读为“封杀”信号。而这一切的根源,似乎都指向2024年10月那场引发轩然大波的嫖娼疑云爆料,不少球迷表示:从赞助商撤场时,就已预示结局。
在《人民日报》祝贺杨瀚森的文章中,中国NBA球员名单唯独缺少易建联。对比文中提到的球员,易建联的选秀顺位和场均数据均具优势,如此“刻意缺席”难以用“疏忽”解释,更像是官媒对其争议事件的一种明确态度,即不再将其视为正面典范进行传播。
自爆料事件发生后,易建联方面始终保持沉默,但赞助商的反应却异常迅速。多家品牌在第一时间终止合作并撤下广告,商业层面的“切割”被视为对事件风险的直接评估。如今官媒的动作,与此前的商业反应形成呼应,让外界对事件的性质产生更多联想。
从球迷的反应来看,部分人认为官媒的态度“早有预兆”。当公众人物的行为触及底线,无论职业成就多辉煌,都可能面临信任危机。易建联的遭遇或许在说明:在社会责任与个人品行面前,任何光环都无法成为“保护伞”,言行自律才是长久立足的基石。内容及图片来源于公共网络,如有问题和不当之处请联系作者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