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计时4天!女篮登顶3个消息,杨舒予备战之际发代言,考验宫鲁鸣
距离7月6日中国女篮与澳大利亚的热身赛仅剩最后4天,国际篮联(FIBA)突然公布的一则消息引爆了国内篮球圈:在2025年女篮亚洲杯最新实力榜中,中国女篮力压日本和澳大利亚,强势登顶榜首。
这份榜单被视为对卫冕冠军实力的官方认证,尤其肯定了李梦时代留下的冠军底蕴,以及新生代球员的快速成长。
然而榜首光环背后暗藏压力。
日本队和澳大利亚队分列榜单二、三位,前者是前亚洲杯五连冠得主,后者虽暂居第三但世界排名长期稳居全球前五。
中国女篮已成为所有对手的“靶子”,日本队教练组已针对性研究中国双塔战术,而澳大利亚队更在历史交锋中7次夺得亚洲杯,对冠军虎视眈眈。
就在同一天,澳大利亚女篮启程飞赴海口备战热身赛,但阵容名单却给中国女篮浇了一盆冷水。
至少6名效力WNBA的主力球员确认缺席,包括核心前锋艾兹·马格贝戈和控卫泰莎·拉维。
带队的仅有36岁老将凯拉·乔治,其余多为二线年轻球员。
这不是中国女篮首次遭遇“残阵热身赛”。
此前对阵日本队时,对方同样未派出全主力,仅以“二队”阵容练兵。
实战效果因此大打折扣:日本队虽最终落败,但其41.7%的三分命中率和快速传导战术仍暴露出中国女篮外线防守的漏洞。
中国女篮的备战重心始终围绕内线优势展开。
张子宇与韩旭的“双塔组合”被宫鲁鸣视为亚洲杯决胜核心。
18岁的张子宇身高2.26米,在近期四场热身赛中场均仅出战13分钟,却能高效贡献17分7篮板,篮下命中率高达63.6%。
韩旭则凭借全面的技术特点,在对阵日本队时砍下18分11篮板,攻防效率值达98.3。
为最大化双塔威力,宫鲁鸣设计了两套战术体系:“五小阵容”(韩旭打中锋,平均身高1.88米)侧重快速攻防,而“双塔阵容”(张子宇 韩旭)覆盖禁区9.2㎡防守面积,是常规阵容的1.8倍。
但双塔配合仍显生疏。
对阵日本队时,两人同时在场仅8分钟,内传内配合仅成功2次。
热身赛四连胜背后,两项数据短板引发教练组警觉:全队罚球命中率仅64.9%,三分命中率低至31.4%。
尤其对阵日本队时,中国队罚球失常(命中率48%),与对手81.8%的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。
外线防守同样堪忧。
日本队两场热身赛共投进15记三分球,其中34%的得分来自中国队防守失位后的空位投篮。
教练组已针对性加练挡拆防守和横向移动,但实战检验仍需待对阵澳大利亚一役。
7月2日,一则商业动态将年轻球员杨舒予推上风口浪尖。
她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耐克旗下AJ品牌的代言海报,定位显示操作于江苏训练基地。
尽管内容由团队策划,但杨舒予在评论区与粉丝互动时IP地址暴露其本人知情。
争议焦点在于双重敏感性:一是耐克曾因新疆棉事件引发舆论风波,与国家队的民族形象存在潜在冲突;
二是宫鲁鸣自上任后反复强调“纪律性优先”,此前广东男篮胡明轩因签约阿迪达斯遭俱乐部扣罚20%奖金。
杨舒予的身份加剧了矛盾。
作为李梦淡出后的锋线接班人,她在热身赛场均12分4助攻,三分命中率35%,被视作外线关键火力点。
若因商业活动遭内部处罚,将直接影响战术部署。
距离亚洲杯开幕仅剩11天,海口热身赛成为12人最终名单的最终考场。
宫鲁鸣需在双塔磨合、外线补强与团队纪律间找到平衡。
而杨舒予的代言风波,已从单纯的商业行为,升级为新帅权威与职业化球员管理的现实碰撞。
7月6日晚19:30,中国女篮与澳大利亚的热身赛将在CCTV5直播。
这场被削弱对抗强度却强化心理压力的战役,将成为亚洲杯前最后的战术试错场。